一、产后生理
恶露:是产后子宫内膜的脱落,经由阴道排出体外的分泌物。依次分为血性恶露、浆液性恶露、白色恶露三个时期。一般恶露可持续产后4-6周后干净。
产后宫缩痛: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。称为产后宫缩痛,一般于产后1-2天出现,持续2-3日后自然消失。经产妇尤为多见。
褥汗:产褥早期,皮肤排泄功能旺盛;排出大量汗液,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,不属病态,于产后一周内自行好转。
心理保健:您如感到抑郁,应及时与家属或医生讨论有关情绪上的变化。家属应加倍地关心体贴产妇。
二、产后保健
1.产后饮食:根据产妇需要进食易消化富营养的食品,一般鸡鸭、鱼肉、乳制品、蔬菜、豆制品均能食用。但忌食辛辣、刺激性食品。为增加乳汁分泌,可适当增加营养丰富的汤类。为预防便秘应多食含纤维丰富的食品及水果。
注意点:术后1-3天避免食用大量油腻的汤水,避免引起乳涨;产后一般暂缓吃桂圆、荔枝、人参等活血的食物。
2.产后卫生: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。注意保持会阴清洁,勤换内裤及卫生垫,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内裤,常用温水清洗会阴,特别是便后。采取健侧卧位,以免恶露污染伤口。分娩时用腹压常诱发痔疮加重,肿痛明显者可涂20%鞣酸软膏后,轻轻推入肛门内。
3.产后活动:一般平产后4-6小时可以起床。产妇下床前先坐起,如果觉得头晕、眼花、乏力,先不要走动,在活动时若有不适,先慢慢坐下;在活动时,自测心率,如果心率>100次/分,及时休息。
4.产后休息:由于产时体力消耗大,又有一定量的出血,产后体质较弱,产妇需多卧床休息,合理安排日常生活,学会与婴儿同步休息,增加白天睡眠时间,保证每日8-9小时睡眠时间,避免情绪过度激动,紧张。
5.产后排尿:多饮开水,尽量在产后4小时内尽早解小便,以防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。
6.观察阴道出血量:观察阴道出血量,及时更换会阴垫,正常恶褥量少于月经量,色暗红,若发现恶露量多,色鲜红,伴有大量血块排出请及时通知医护人员。